第496章 後兵
關燈
小
中
大
洗塵宴上的大臣陸陸續續落了座的,有的與左右一同說著話,議論著今日的宴席,議論著魏明煦和謝炳初的成敗。有的則兩耳不聞窗外事,只端坐椅上,閉目養神。
畢竟今日宴席的正主——小皇帝、太皇太後、謝炳初、魏明煦和魏應祥還一個都沒有來。
魏明煦和魏應祥還有些瑣事未畢,尚且還在上書房,魏明煦合上了手裏的折子,隨口問了句:“封賞的聖旨備好了嗎?”
魏應祥也放下手中的毛筆,道:“早就備好了,瞧著時辰也不早了,不如咱們先過去。怕是要咱們不在那候著,這位謝侯爺也不會輕易露面了。”
魏明煦聞言倒是嗤笑了一聲:“你也有頭疼的時候。”
魏應祥也笑了起來,道:“該頭疼的可不是我,他答應得那麽痛快,今兒定然是有備而來。你可要千萬小心。”
魏明煦放下了手裏的折子,與魏應祥一同下了炕,道:“這事兒說起來還不都怪你。”
魏應祥詫異道:“與我有什麽幹系?”
魏明煦肅然道:“若是你當初不執意辭去兵權,說不定此次凱旋而歸的就是你了,又怎麽會有這麽多麻煩。”
魏應祥聞言哈哈大笑,他不曾想,魏明煦竟然這樣相信他。他卻也想起當初在南疆平叛之時,自己與他並肩而戰,在疆場上遠離朝局,同心協力共抗外敵的時日了。
只要離開了朝廷,君臣政敵才能變成父子兄弟,日子也才能那樣的熱血和暢快。
魏應祥拍了拍魏明煦的肩:“等忙過了這一陣,咱們兄弟再好好的喝兩杯,去我府上,讓你嫂子親自下廚,給你炒兩個菜。”
魏明煦也想起當初在南疆的日子,魏應祥總是喜歡這麽說,他那時候最懷念的,就是王佩珍親手做的羹湯。
魏明煦與魏應祥一路往保和殿走著,道:“如今是在京城,要去,也該去我府上,在你那,嫂子總是攔著,哪次喝痛快過?”
魏應祥笑著道:“看樣子,你那小媳婦不僅能得太微星轉世,還是個賢惠的性子。”
二人說著,已經到了保和殿,時辰差不多了,二人才來了不多時,太皇太後也領著魏延顯到了保和殿,可是謝炳初依舊沒來,這斷然沒有皇上等臣子的道理,故而太皇太後領著魏延顯在偏殿喝茶,等謝炳初到了,眾臣坐定,她再領著小皇帝出面。
本以為要等很久,可太皇太後一盞茶還沒有喝完,小德子就進來傳話,謝炳初已經到了。
太皇太後領著魏延顯出去,眾臣起身相迎,只因在宴上,並不曾行跪禮,太皇太後就擡手,笑著道:“都坐都坐,今兒是替武英侯接風洗塵,武英侯凱旋而歸,護得我大周疆域,是大喜之事,大家都不必拘禮,只一會兒多替哀家好生敬武英侯幾杯就罷了。”
“謝老祖宗恩典。”眾人應著,卻都立在原地,等太皇太後和魏延顯落了座。
太皇太後又道了一句:“說了不必拘禮,都站著做什麽,快坐快坐。”
眾人這才又道了一遍謝,紛紛落了座。
太皇太後點了頭,命人起宴,上酒菜。
謝炳初一直打量著坐在太皇太後身邊只知道吃果子的魏延顯,眉頭不禁皺了起來,心中很是不滿,如今在下魏明煦把持朝政,在上太皇太後將魏延顯壓得死死的,只要林芷萱腹中的孩子落地,改朝換代仿佛也只是早晚的事。
謝炳初心中憤懣不平,雖然他佩服魏明煦,也自愧不如,但是若想讓他不戰而降,那也是癡人說夢。
太皇太後含笑對謝炳初道:“聽說謝侯爺一路奔波,回來就病倒了,如今身子可好些了?”
謝炳初驟然回神,心中卻安定了許多,不再似方才猶疑:“勞老祖宗掛念,老臣的身子已經好多了。只是連日奔襲,勞累所致,輟朝數日,還請王爺恕罪。”
最後一句,是對魏明煦說的。
魏明煦不驚不喜地對謝炳初道:“侯爺畢竟年紀大了,又替朝廷連連征戰多年,勞苦功高。如今邊境已平,侯爺也著實該好生歇息兩年了。”
謝炳初心頭一緊,面上笑意卻不變,道:“勞王爺掛念,老臣的身子已經並無大礙。”
太皇太後卻一臉擔憂道:“謝侯爺這話說得可是逞強了,這身子是自己的,一旦上了年紀,身子上的毛病,可千萬不能大意。”
謝炳初對太皇太後拱了拱手,道:“太皇太後愛惜老臣,可是老臣卻不敢偷懶,如今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,只要太皇太後有命,老臣還能再皮甲上陣,替大周守十年江山!”
太皇太後聽了這話笑著,眾位大臣也都笑著,稱讚謝炳初忠勇。
太皇太後繼而開口道:“謝侯爺一心為國為民,堪為百官表率,與西北大軍的將士們在糧草不濟的艱苦中,堅守大周朝疆域兩年,驅逐敵寇,自當重重封賞,如此才能寥寄哀家與朝廷器重侯爺之心,只因謝侯爺一直病著,延誤至今,已經很不像話,來人……”
太皇太後想請聖旨,當眾宣讀,加官進爵也跟謝炳初討還兵符。
若是謝炳初敢當眾抗旨,那要是給不出一個說法,也不好收場,若是他執意不退,那就別怪魏明煦以造反謀逆之罪,將他捉拿論處了。
卻不想,聖旨還沒有傳來,謝炳初卻忽然站了起來,躬身上前,道:“啟稟太皇太後,臣雖多日未曾上朝,卻心念朝廷,有一本要奏。”
太皇太後和魏明煦都緊緊盯住了謝炳初手中的奏章。
太皇太後忽然開了口,含笑道:“今兒是特給謝侯爺辦的洗塵宴,宴席上只論功績,不談政事,若謝侯爺有本章,可等明日早朝上奏,與諸愛卿公議,哀家不過是一介後宮婦人,不得幹政,也不問政事。”
太皇太後根本就不想給謝炳初說話的機會。
謝炳初卻上前一步道:“臣覺著,此折關乎大周國脈,比封賞老臣更為要緊,請先奏此折。況且,事不僅關乎朝臣,更關乎皇室,此時皇親貴胄和滿朝文武皆在,臣請老祖宗與各位皇親大臣共議。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畢竟今日宴席的正主——小皇帝、太皇太後、謝炳初、魏明煦和魏應祥還一個都沒有來。
魏明煦和魏應祥還有些瑣事未畢,尚且還在上書房,魏明煦合上了手裏的折子,隨口問了句:“封賞的聖旨備好了嗎?”
魏應祥也放下手中的毛筆,道:“早就備好了,瞧著時辰也不早了,不如咱們先過去。怕是要咱們不在那候著,這位謝侯爺也不會輕易露面了。”
魏明煦聞言倒是嗤笑了一聲:“你也有頭疼的時候。”
魏應祥也笑了起來,道:“該頭疼的可不是我,他答應得那麽痛快,今兒定然是有備而來。你可要千萬小心。”
魏明煦放下了手裏的折子,與魏應祥一同下了炕,道:“這事兒說起來還不都怪你。”
魏應祥詫異道:“與我有什麽幹系?”
魏明煦肅然道:“若是你當初不執意辭去兵權,說不定此次凱旋而歸的就是你了,又怎麽會有這麽多麻煩。”
魏應祥聞言哈哈大笑,他不曾想,魏明煦竟然這樣相信他。他卻也想起當初在南疆平叛之時,自己與他並肩而戰,在疆場上遠離朝局,同心協力共抗外敵的時日了。
只要離開了朝廷,君臣政敵才能變成父子兄弟,日子也才能那樣的熱血和暢快。
魏應祥拍了拍魏明煦的肩:“等忙過了這一陣,咱們兄弟再好好的喝兩杯,去我府上,讓你嫂子親自下廚,給你炒兩個菜。”
魏明煦也想起當初在南疆的日子,魏應祥總是喜歡這麽說,他那時候最懷念的,就是王佩珍親手做的羹湯。
魏明煦與魏應祥一路往保和殿走著,道:“如今是在京城,要去,也該去我府上,在你那,嫂子總是攔著,哪次喝痛快過?”
魏應祥笑著道:“看樣子,你那小媳婦不僅能得太微星轉世,還是個賢惠的性子。”
二人說著,已經到了保和殿,時辰差不多了,二人才來了不多時,太皇太後也領著魏延顯到了保和殿,可是謝炳初依舊沒來,這斷然沒有皇上等臣子的道理,故而太皇太後領著魏延顯在偏殿喝茶,等謝炳初到了,眾臣坐定,她再領著小皇帝出面。
本以為要等很久,可太皇太後一盞茶還沒有喝完,小德子就進來傳話,謝炳初已經到了。
太皇太後領著魏延顯出去,眾臣起身相迎,只因在宴上,並不曾行跪禮,太皇太後就擡手,笑著道:“都坐都坐,今兒是替武英侯接風洗塵,武英侯凱旋而歸,護得我大周疆域,是大喜之事,大家都不必拘禮,只一會兒多替哀家好生敬武英侯幾杯就罷了。”
“謝老祖宗恩典。”眾人應著,卻都立在原地,等太皇太後和魏延顯落了座。
太皇太後又道了一句:“說了不必拘禮,都站著做什麽,快坐快坐。”
眾人這才又道了一遍謝,紛紛落了座。
太皇太後點了頭,命人起宴,上酒菜。
謝炳初一直打量著坐在太皇太後身邊只知道吃果子的魏延顯,眉頭不禁皺了起來,心中很是不滿,如今在下魏明煦把持朝政,在上太皇太後將魏延顯壓得死死的,只要林芷萱腹中的孩子落地,改朝換代仿佛也只是早晚的事。
謝炳初心中憤懣不平,雖然他佩服魏明煦,也自愧不如,但是若想讓他不戰而降,那也是癡人說夢。
太皇太後含笑對謝炳初道:“聽說謝侯爺一路奔波,回來就病倒了,如今身子可好些了?”
謝炳初驟然回神,心中卻安定了許多,不再似方才猶疑:“勞老祖宗掛念,老臣的身子已經好多了。只是連日奔襲,勞累所致,輟朝數日,還請王爺恕罪。”
最後一句,是對魏明煦說的。
魏明煦不驚不喜地對謝炳初道:“侯爺畢竟年紀大了,又替朝廷連連征戰多年,勞苦功高。如今邊境已平,侯爺也著實該好生歇息兩年了。”
謝炳初心頭一緊,面上笑意卻不變,道:“勞王爺掛念,老臣的身子已經並無大礙。”
太皇太後卻一臉擔憂道:“謝侯爺這話說得可是逞強了,這身子是自己的,一旦上了年紀,身子上的毛病,可千萬不能大意。”
謝炳初對太皇太後拱了拱手,道:“太皇太後愛惜老臣,可是老臣卻不敢偷懶,如今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,只要太皇太後有命,老臣還能再皮甲上陣,替大周守十年江山!”
太皇太後聽了這話笑著,眾位大臣也都笑著,稱讚謝炳初忠勇。
太皇太後繼而開口道:“謝侯爺一心為國為民,堪為百官表率,與西北大軍的將士們在糧草不濟的艱苦中,堅守大周朝疆域兩年,驅逐敵寇,自當重重封賞,如此才能寥寄哀家與朝廷器重侯爺之心,只因謝侯爺一直病著,延誤至今,已經很不像話,來人……”
太皇太後想請聖旨,當眾宣讀,加官進爵也跟謝炳初討還兵符。
若是謝炳初敢當眾抗旨,那要是給不出一個說法,也不好收場,若是他執意不退,那就別怪魏明煦以造反謀逆之罪,將他捉拿論處了。
卻不想,聖旨還沒有傳來,謝炳初卻忽然站了起來,躬身上前,道:“啟稟太皇太後,臣雖多日未曾上朝,卻心念朝廷,有一本要奏。”
太皇太後和魏明煦都緊緊盯住了謝炳初手中的奏章。
太皇太後忽然開了口,含笑道:“今兒是特給謝侯爺辦的洗塵宴,宴席上只論功績,不談政事,若謝侯爺有本章,可等明日早朝上奏,與諸愛卿公議,哀家不過是一介後宮婦人,不得幹政,也不問政事。”
太皇太後根本就不想給謝炳初說話的機會。
謝炳初卻上前一步道:“臣覺著,此折關乎大周國脈,比封賞老臣更為要緊,請先奏此折。況且,事不僅關乎朝臣,更關乎皇室,此時皇親貴胄和滿朝文武皆在,臣請老祖宗與各位皇親大臣共議。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